藝術科學博物館點亮新加坡夜晚藝術科學博物館點亮新加坡夜晚

顏色和形狀

顏色和形狀

缺乏顏色不代表一定是極簡主義。 有些藝術家選擇使用黑色、白色或不同色調的灰色來創作,而其他藝術家則選擇混合自然或中性色調以及塑膠玻璃、金屬或油漆等色彩鮮艷的工業材料。很多藝術家,包括此畫廊的參展藝術家,都能透過有系統的創作和簡單的線條和形狀,以不同色彩創作出大膽和抽象的幾何形狀,展示出極簡主義的美感。

極簡主義的雕塑和裝置亦會採用鮮艷的顏色。當作品顏色鮮艷、形狀和外型保持簡約時,會鼓勵觀眾留意到作品周圍和作品之間的空間而不是作品本身。 因此,這些作品從而讓人思考作品與其所在空間的關係。

此畫廊的參展藝術家:陳曉朋、Carmen Herrera、Donald Judd、Anish Kapoor、Jeremy Sharma
精選作品
《無題(85-033)》Donald Judd 著(1985 年)
韓國,私人藏品

《無題(85-033)》Donald Judd 著(1985 年)

上漆鋁材
30 x 180 x 30 厘米

Donald Judd 為他大部分極簡主義作品,尤其是橫向掛牆作品,命名為「特別物件」。這些物件對 Judd 而言展示出繪畫和雕塑的特質,但又不完全屬於任何一者。一系列箱形的元素以螺栓固定並掛在牆上,外觀是個立體的雕塑類物件,但在顏色選擇和有系統的排列箱形元素手法來看,風格較像繪畫。在此畫廊展出的作品是根據此展覽中另一件大型座地雕塑而創作,作品創作時間相距超過十年。很多人認為這系列作品反映藝術家再次使用不同顏色來創作,但其實他的作品一直都在選擇顏色方面別出心裁,特別是選用自然顏色的基本或常用工業材料。

《Sunday》Carmen Herrera 著(1978 年)
由藝術家本人和 Lisson Gallery 提供

《Sunday》Carmen Herrera 著(1978 年)

塑膠彩及畫布,162.6 x 106.7 厘米

在 1950 年代的紐約,Carmen Herrera 在藝術界不受接納。當時正值抽象表現主義的高峰期,Herrera 這位來自拉丁美洲女性藝術家不受重視。她不單沒有因為默默無聞而氣餒,反而因此感到無拘無束。她至今仍然沿用硬邊幾何風格繪畫,並只會使用兩至三種顏色。Herrera 視自己的畫作是雕塑品,將畫布的結構當作融合畫廊周圍環境的構圖工具。在此展出《Days of the Week》系列的三幅畫作中展示出 Hererra 一直熱衷於探討主體與背景之間的關係。

亦有展出以下作品:
-《Friday》(1978 年)
-《Thursday》(1975 年)

《我的畫廊 VI:都一樣嘜? (表面:全部)》陳曉朋著(2012 年 - 2016 年)
由藝術家本人和台北大趨勢畫廊提供

《我的畫廊 VI:都一樣嘜? (表面:全部)》陳曉朋著(2012 年 - 2016 年)

塑膠彩及畫布,8 件,112 x 112 厘米(每件)

台灣藝術家陳曉朋的作品以簡單幾何形狀和只有少量顏色的硬邊抽象意念組成,讓她的畫作獲視為極簡主義的作品。她的作品通常回應著建築的形狀,由三維空間出發。她的這個系列回應著畫廊建築物的曲線和她對這些建築物的感受及印象。她的作品看起來像標誌,可分為兩組,一組代表著建築物的完整外觀,另一組則集中於引起她注意的細節。

《Spectrum Version 3 (The Monologues)》Jeremy Sharma 著(2018 年)
由藝術家本人提供

《Spectrum Version 3 (The Monologues)》Jeremy Sharma 著(2018 年)

錄音,34 分 30 秒(循環播放)
聲演:Bradley Foisset 及 Tan Rachel
新委約創作

Jeremy Sharma 是來自新加坡的藝術家和音樂家。 在展覽中展出的聲音藝術品由藝術科學博物館委託創作。作品反思與顏色有關的體驗。

顏色本身和我們對顏色的看法都是非常主觀的。 每個人對顏色的看法都不同。如果將顏色的視覺體驗拿走,只用字詞形容顏色,你會發現這難以表達。正因如此,我們描述顏色的方法亦變得充滿詩意。 

Sharma 利用人聲為主要的聲音材料,以簡約的聲音探討這個題材。演員朗讀著由 Virginia Woolf、村上春樹、Marie Darrieussecq 和 Ludwig Wittgenstein 的文字組成的劇本,這些文字都是在描述顏色或關於顏色的體驗。 這件聲音藝術品旨在探討顏色認知、記憶和故事之間的關係,與畫廊中展示的視覺藝術品形成引人注目的對比。


< 聲音 | 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