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科學影院
藝術科學影院是藝術科學博物館首個為特定用途打造的展映空間。它推出了一系列精心策劃的節目,涵蓋劇情片、經典電影回顧、電影節入選作品、紀錄片等多種類型。藝術科學影院擁有寬敞舒適的座椅及高品質環繞聲無線耳機,為觀眾打造真正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請在預訂門票前閱讀常見問答。
zh-HK nav_sessionexpired 您的會話已過期。請重新登入。 確認
一次性密碼(OTP)驗證 選擇您的驗證方式。請注意,部分國家可能對手機簡訊設置限制。如果無法收到手機簡訊,請使用電子郵箱接收一次性密碼。 手機 電郵 或者 嘗試其他驗證方式 立即驗證您的手機號碼 立即驗證您的電子郵箱地址 包含一次性密碼(OTP)的簡訊已發送到您的手機號碼 {#}。 包含一次性密碼 (OTP) 的電子郵件已發送到您的電子郵箱{#}。 您的手機號碼已成功驗證。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已成功驗證。 您輸入的一次性密碼(OTP)有誤。 沒收到? 重新發送 {#}後重新發送 完成 一次性密碼請求失敗。請稍後再試。 一次性密碼請求重複。請在當前一次性密碼過期後再試。 請完成下方 hCaptcha 驗證,以核驗您的賬戶。您登記的手機號碼隨後將收到一次性密碼。 請完成下方 hCaptcha 驗證,以核驗您的賬戶。您登記的電子郵箱隨後將收到一次性密碼。 發送短信驗證碼時出錯,我們建議使用電子郵件驗證碼。 發送電子郵件驗證碼 取消
15 您當前會話剩餘時間為: 點擊「繼續」保持登入狀態,或點擊「登出」結束本次會話。 {minute} 分 {second} 秒 2 繼續 登出
濱海灣金沙 線上聊天功能目前不可用。請刷新頁面或稍後再試。由此造成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30
藝術科學影院是藝術科學博物館首個為特定用途打造的展映空間。它推出了一系列精心策劃的節目,涵蓋劇情片、經典電影回顧、電影節入選作品、紀錄片等多種類型。藝術科學影院擁有寬敞舒適的座椅及高品質環繞聲無線耳機,為觀眾打造真正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請在預訂門票前閱讀常見問答。
5 月至 6 月
95 分鐘 | PG
放映時間
5 月 1 日至 15 日
週一至週四:上午 11:00,下午 1:00、3:00 和 5:00
5 月 19 日至 31 日
每日:上午 11:00,下午 1:00、3:00 和 5:00
5 月 24 日(週六)下午 3:00 和 5:00 放映取消
5 月 25 日(週日)下午 5:00 放映取消
5 月 31 日(週六)下午 5:00 放映取消
11 歲的萊莉(Riley)因為爸爸的工作變動而遷居舊金山,她腦裡的五種情緒小人樂樂、怕怕、怒怒、厭厭和憂憂正全力幫助她適應新生活的轉變。樂樂、怕怕、怒怒、厭厭和憂憂本應協作,但是當樂樂和憂憂意外迷失之後,只留下怕怕、怒怒和厭厭的控制中心更加混亂,因此樂樂和憂憂必須穿越陌生領域重返控制中心,讓萊莉(Riley)的生活重回秩序。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 © 2015 Disney/Pixar
5 月至 6 月
30 分鐘 |分級:待定
放映時間
週六
5 月 10 日、17 日、24 日、31 日,晚上 7:20
5 月 11 日、14 日、21 日,晚上 7:20
四頻道電影放映 - 影片將在藝術科學影院的四個銀幕上同時播放。
法越混血藝術家 Emeline Courcier 在其作品 Burn From Absence(2024)中,以獨特的創作視角重構母親家族在越南戰爭中的記憶圖景。她的祖母曾以決絕的姿態焚燒所有記錄那段創傷歷史的照片,用灰燼書寫沉默的抗爭。Emeline 結合 AI 技術與親人語音資料,通過紀實虛構實驗的方式重現了家族成員的面容、生活場景和人生軌跡,探索記憶作為文化傳承載體的可能性,並呈現創傷記憶的時空維度。
Emeline Courcier 將於 5 月 24 日(週六)在影片放映后現場參與問答環節。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版權歸 Phi Center 所有。
5 月至 6 月
80 分鐘 | 分級:G
放映時間
週日
5 月 11 日、18 日、25 日,下午 5:15
6 月 1 日、8 日、15 日、22 日,下午 5:15
藝術家 Fiona 透過公開徵集獲得 4500 余張富士山照片,創作出一部引人入勝的影像作品:一位西方女性追憶攀登聖山的歷程,並與已故日本籍丈夫展開跨越生死的對話。富士山始終矗立在英語與日語交織的哲思之中,既是視覺符號也是精神圖騰。這個關於哀傷與紀念的深邃寓言,最終叩問著愛的本質:如果愛不是記憶對時間、隔閡、文化與語言的永恆穿越,那麼愛又是什麼?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版權歸 Mongrel Media Inc.所有。
5 月至 6 月
79 分鐘 | NC16(含成人題材)
放映時間
週六
5 月 10 日、17 日、31 日,下午 5:00
5 月 24 日,下午 3:00
6 月 7 日、14 日、21 日,下午 5:00
德里克·賈曼(Derek Jarman)的這部遺作讚頌了肉體無法禁錮的、與生俱來的精神韌性。它同時探尋了一個奧秘,一種單一色彩如何能成為觸發所有人複雜情感的共同語言。
這部作品運用單色克萊因藍作為唯一視覺元素,記錄了他與 HIV 抗爭的生命歷程,這種疾病當時正在逐漸剝奪他的視力。影片的旁白由賈曼與和他常年合作的 Tilda Swinton、Nigel Terry 及 John Quentin 共同完成。那層次豐富的配樂聽來令人沉醉,它將關於色彩的哲學沉思,與罹患病症的私人感悟,細膩地編織在了一起。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來源:Blue 劇場畫面。版權歸 James Mackay 所有。
5 月至 6 月
104 分鐘 | M18(含性相關情節和裸露鏡頭)
放映時間
藝術科學週五 After Hours
5 月 9 日、16 日、23 日、30 日,晚上 6:55
6 月 6 日、13 日、20 日,晚上 6:55
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的革命性作品《日月無光》重新定義了紀錄片形式,通過一位環球旅者的意識流獨白,將人類共有的記憶呈現為碎片化的民族、語言、文化與地域圖景,最終拼合成對永恆瞬間的宏大沉思。這部電影以詩意的洞察提醒我們,人類記憶的本質從不依賴於外在記錄。生命的真諦或許就蘊藏在那些最初的心跳與最終的靜默之間,在未被鏡頭捕捉的真實存在裡。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影片中的量子世界
9 月 2 日至 10 月 31 日
透過一系列實驗短片、充滿奇思妙想的劇情長片與引人入勝的紀錄片,潛入量子力學與電影藝術交匯的奇妙之境。該節目隸屬於 In the Ether — A Festival of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電影劇照:《量子牛仔》(2022)導演:Geoff Marslett。
Lah Lah Land: Stories from Singapore
8 月 1 日至 31 日
為慶祝新加坡 60 周年,本次影展特別呈現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本土影片。片單中既有斬獲戛納、聖丹斯電影節榮譽的佳作,也包括開創先河的國民武俠經典。正是這些作品讓新加坡電影的光影版圖得以躍上並銘刻於世界銀幕。我們致敬本土的開山之作,也禮讚享譽全球的藝術表達。正是這些多元的電影敘事,共同熔鑄了屬於我們的銀幕歷程。
Wonder Boys (2017)電影劇照。圖片由 mm2 提供
可持續未來主題影展
6 月 29 日至 7 月 30 日
今年七月,歡迎來到藝術科學博物館,沉浸式觀賞獲獎影片,感受人与自然之間那份深邃而珍貴的羈絆。這裡有治癒野生動物的溫情故事,也有記錄氣候變化下漸逝奇觀的壯美影像。可持續未來主題影展的每部作品,都是獻給地球的情書,也是敲響生態保護的警鐘。
《頭腦特工隊 2》(2024),導演:凯尔西·曼(Kelsey Mann)
6 月 29 日至 7 月 30 日
《頭腦特工隊 2》重返青春期的萊莉(Riley)腦海,她的情緒控制中心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一群新情緒的突然出現,讓原有的情緒小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焦焦和他的朋友慕慕、尬尬和喪喪等情緒出現時,樂樂、憂憂、怒怒、怕怕和厭厭這些老隊員完全亂了陣腳。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 2024 Disney Enterprises, Inc. / Pixar
Burn From Absence(2024),導演:Emeline Courcier
2025 年 5 月至 6 月
法越混血藝術家 Emeline Courcier 在其作品 Burn From Absence(2024)中,以獨特的創作視角重構母親家族在越南戰爭中的記憶圖景。她的祖母曾以決絕的姿態焚燒所有記錄那段創傷歷史的照片,用灰燼書寫沉默的抗爭。Emeline 結合 AI 技術與親人語音資料,通過紀實虛構實驗的方式重現了家族成員的面容、生活場景和人生軌跡,探索記憶作為文化傳承載體的可能性,並呈現創傷記憶的時空維度。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展覽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版權歸 Phi Center 所有。
Ascent(2016),導演:Fiona Tan
2025 年 5 月至 6 月
藝術家 Fiona 透過公開徵集獲得 4500 余張富士山照片,創作出一部引人入勝的影像作品:一位西方女性追憶攀登聖山的歷程,並與已故日本籍丈夫展開跨越生死的對話。富士山始終矗立在英語與日語交織的哲思之中,既是視覺符號也是精神圖騰。這個關於哀傷與紀念的深邃寓言,最終叩問著愛的本質:如果愛不是記憶對時間、隔閡、文化與語言的永恆穿越,那麼愛又是什麼?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展覽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版權歸 Mongrel Media Inc.所有。
《藍》(1993),導演: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
2025 年 5 月至 6 月
德里克·賈曼(Derek Jarman)的這部遺作運用單色克萊因藍作為唯一視覺元素,記錄了他與 HIV 抗爭的生命歷程,這種疾病當時正在逐漸剝奪他的視力。
在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尼吉尔·特瑞(Nigel Terry)和约翰·昆汀(John Quentin)的聲音演繹下,《藍》建構起多層意象系統:從飲用咖啡、閱讀新聞和走街串巷的日常行為,到馬可波羅東方探險和泰姬陵建築背景的歷史想像,最終轉變為藍黃色彩的視覺對抗。
在這部沒有畫面、摒棄視覺的電影中,賈曼(Jarman)以純粹的聲音與色彩,構建起關於病痛、死亡和不朽情感的哲學沉思。在萬般皆逝後,唯有藍色恆久留存。這抹藍既是物質世界的色彩,是內心情緒的投射,更是穿越生死界限後,生命最本真的存在證明。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展覽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來源:Blue 劇場畫面。版權歸 James Mackay 所有。
《日月無光》(1983),導演: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
2025 年 5 月至 6 月
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的革命性作品《日月無光》重新定義了紀錄片形式,通過一位環球旅者的意識流獨白,將人類共有的記憶呈現為碎片化的民族、語言、文化與地域圖景,最終拼合成對永恆瞬間的宏大沉思。這部電影以詩意的洞察提醒我們,人類記憶的本質從不依賴於外在記錄。生命的真諦或許就蘊藏在那些最初的心跳與最終的靜默之間,在未被鏡頭捕捉的真實存在裡。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展覽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頭腦特工隊1》(2015),導演:彼特·道格特(Pete Doctor)
2025 年 5 月
11 歲的萊莉(Riley)因為爸爸的工作變動而遷居舊金山,她腦裡的五種情緒小人樂樂、怕怕、怒怒、厭厭和憂憂正全力幫助她適應新生活的轉變。樂樂、怕怕、怒怒、厭厭和憂憂本應協作,但是當樂樂和憂憂意外迷失之後,只留下怕怕、怒怒和厭厭的控制中心更加混亂,因此樂樂和憂憂必須穿越陌生領域重返控制中心,讓萊莉(Riley)的生活重回秩序。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 © 2015 Disney/Pixar
免費放映:影像日記
2025 年 4 月至 5 月
“影像日記”是一個短片系列,深入探討記憶與身份認同的微妙聯繫。這一系列短片作品採用日記式電影的拍攝手法,巧妙融合使用 Super 8 和 VHS 等傳統攝像機拍攝的日常生活片段與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
精選作品包括:Ash Goh Hua 導演的 The Feeling of Being Close to You,Giselle Lin 導演的 I look into the mirror and repeat to myself 及 Natalie Soh 導演的 the light gleams an instant。
該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免費放映:Dreams, Memories and Invisible Worlds Within
2025 年 4 月
思想關乎一切 - 這些由著名 GOBELINS Paris School of Animation 製作的五部動畫短片探索我們記憶和思想的復雜性,探尋我們的身份。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來源: GOBELINS Paris.
《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1992),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2025 年 4 月至 5 月
這部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執導的鴻篇巨製,完美再現了布萊姆·斯托克(Bram Stoker)筆下那個經典的吸血鬼故事。斯托克(Stoker)在創作時,不僅深入研究了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的神經學理論,還特別請教了他那位身為知名腦外科專家的弟弟。他將身心分離的哲學思考融入這個關於執念、愛情和復仇的多層次故事中,而故事中所有情節都深深植根於 Vlad Dracula 傳說所引發的潛意識恐懼。影片中,奥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得主石岡瑛子(Eiko Ishioka)設計的華美戲服,加之薇諾娜·瑞德(Winona Ryder)、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莫妮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和基努·李維斯(Keanu Reeves)等全明星陣容的出色表演,共同呈現了一場不容錯過的視覺盛宴。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 © 1992 Sony Pictures Inc.版權所有。
《入侵腦細胞》(2000),導演:塔西姆·辛(Tarsem Singh)
2025 年 4 月至 5 月
融合了今敏(Satoshi Kon)《紅辣椒》(Paprika)的天馬行空、諾蘭(Nolan)《盜夢空間》(Inception)的精妙構思,以及大衛·林奇的超現實主義風格,塔西姆·辛(Tarsem Singh)導演的《入侵腦細胞》為觀眾開啟了一場令人目眩神迷的奇幻之旅。該片由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得主石岡瑛子(Eiko Ishioka)操刀戲服設計,並融入了知名英國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藝術元素,講述了一位堅毅的心理學家(珍妮佛·洛佩茲 Jennifer Lopez 飾)與一名變態殺手(文森特·德奧諾費奧 Vincent D'Onofrio 飾)之間展開的一場震撼人心的意識探索之旅。當心理學家借助實驗性技術深入罪犯的潛意識試圖破解其創傷根源時,這場危險的貓鼠遊戲便演變為意識與現實的激烈交鋒,兩者之間的界限變得岌岌可危。
該影片放映活動與「Mind and Bod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eing Human」展覽同步舉行,探索作為人類而存在、思考和感受的意義。
圖片: ©2025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版權所有。
My Love Affair with the Brain: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Dr. Marian Diamond
2025 年 3 月至 4 月
作為科學先驅、神經學權威人士和全能科學明星,Marian Diamond 博士是首位證明神經可塑性的科學家。她曾研究過愛因斯坦的大腦,其在 Youtube 上的課程視頻播放量已超過 460 萬。
Theater of Thought (2022), 導演: 韋納荷索 (Werner Herzog)
2025 年 4 月
韋納荷索 (Werner Herzog) 带着另一部独特的纪录片回归,探索人类心智的奥秘,将科学与哲学融合,展开一场探索的意识与思想未来的视觉盛宴。
A Sudden Glimpse To Deeper Things (2024), 導演: Mark Cousins
2025 年 3 月
獨立電影製作人 Mark Cousins 和 Tilda Swinton 將 20 世紀英國現代主義畫家 Wilhelmina Barns-Graham 被低估的畫作帶到了銀幕上。探索創造力、神經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等主題,《A Sudden Glimpse to Deeper Things》深入展示了這位藝術家 1949 年對瑞士格林德瓦冰川的變革性探索
《小世界》(2023),導演:Bas Devos
2025 年 2 月至 3 月
Stefan 是生活在布魯塞爾的羅馬尼亞裔建築工人,他即將要返回家鄉。他在森林前進時遇到了令人好奇的光景 - 一名比利時籍華裔研究院正在通過顯微鏡觀察苔蘚。她對這些小到肉眼都看不見的生物的注意力,讓他停住了腳步。
此課程「Living Gently」活動的一部分,該活動展示了看待人生的不同方式。
《完美的日子》(2023),導演:Wim Wenders
2025 年 2 月至 3 月
對平靜的快樂、稍縱即逝的瞬間和每日生活的深思。平山(役所廣司飾)是一名東京的廁所清潔工,他似乎對簡單的生活非常滿意。一連串意外稍微揭開了他的過去,以及充滿書本和音樂的滿足生活。
影片作為「Living Gently」活動的一部分放映,該活動展示了看待人生的不同方式。
免費放映 - Quantum Shorts: Encore
2 月 7 日至 3 月 9 日
Quantum Shorts:Encore 再次放映在同名電影節中所有歷年獲獎影片。該系列短片的靈感來自量子物理,將敘事和抽象相互糅合。
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中心聯合呈現。
照片來源: 「Miss Call」劇照
免費放映 - Enter Sinofuturism: Lawrence Lek
2025 年 1 月 17 日至 2 月 6 日
受《時代》雜志評為 100 位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藝術科學影院在一月隆重呈現三部 Lawrence Lek 科幻電影,包括 AIDOL、Black Cloud 和 Sinofuturism (1839 - 2046 AD)。 Sinofuturism (1839 - 2046 AD) 和 AIDOL 是中華未來主義三部曲的一部分,而 Black Cloud 是智能城市三部曲的一部分。
ART SG 影片:BY ARTISTS, ON ARTISTS
2025 年 1 月 17 日至 19 日
由 Bangkok Kunsthalle 和 Khao Yai Art Forest 創始董事、St Moritz Film Festival 藝術總監 Stefano Rabolli Pansera 策劃,ART SG FILM 呈現「By Artists, On Artists」,精選多位藝術家的新派電影和影片,與介紹知名藝術家生平和藝術生涯的影片一同展出。活動包含三個篇章:『Constructing Landscapes』,『Voices and Whispers』和『Ruins and Prophecies』。
免費放映:Animation Nation 2024
2024 年 11 月 4 日至 2025 年 1 月 14 日
慶祝 Animation Nation 20 周年,欣賞來自著名動畫學院 GOBELINS Paris 的精選動畫短片。
免費放映:Ocean Deep
2024 年 9 月 30 日至 10 月 20 日
“Waves of Change 2024”將繼續放映兩部短片,探討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以及深海探險的奇妙之旅。
憑票入場:The Thinking Game
2024 年 9 月 6 日至 14 日
「The Thinking Game」記錄了視覺科學家 Demis Hassabis 的非凡經歷,講述他為解決通用人工智慧難題的孜孜追求。
免費放映:Artist Moving Image in AI
2024 年 9 月 1 日至 13 日
從早期對動畫的創造性探索,到藝術家動態影像,前來探索人工智慧是否能真正實現並超出我們所期望的一切。
免費放映:AI and Animation
2024 年 9 月 1 日至 13 日
從以傳統方式製作的短片,到 AI 協助創作的作品,前來探索人工智慧是否能真正實現並超出我們所期望的一切。
免費放映
2024 年 8 月 9 日、16 日、23 日
迪士尼皮克斯工作室作品《可可夜總會》 (Coco) 免費放映,慶祝「Frida Kahlo: The Life of an Icon」展覽在藝術科學博物館開展。
免費放映:Dreams and Rituals
2024 年 8 月 5 日至 31 日
這個八月,藝術科學博物館與 Objectifs 呈現「Dreams and Rituals: Selected Shorts from Objectifs’ Women in Film & Photography」。三部短片陸續揭開常常縈繞在女性纖細內心的家庭秘事和依規。
展覽焦點:They Call Her... Cleopatra Wong
2024 年 8 月 9 日
Quentin Tarantino 《殺死比爾》系列的靈感正是源於《They Call Her... Cleopatra Wong》這部影片。該片由新加坡演員 Marrie Lee 主演,她飾演了新加坡首位也是唯一的國際刑警高級探員。在這部 70 年代的全球名作中再次領略火爆的單車追逐場景和修女扛機關槍等經典形象。
銀幕偶像:Madhabi Mukherjee
7 月 13 日至 8 月 3 日
孟加拉電影頂點,無可爭議的文藝片標誌——Madhabi Mukherjee 在柏林電影節獲獎電影「Charulata」、「Mahanagar」和「Kapurush」中的表演可謂耀眼奪目。
銀幕偶像:舒淇
2024 年 4 月 13 日至 5 月 26 日
「銀幕偶像」(Screen Icons)放映活動聚焦亞洲電影中一系列超凡脫俗的女性演員表演。系列第一位主角:台灣人氣演員,藝術明星——舒淇。
展覽焦點: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2024 年 5 月 12 日至 25 日
楊紫瓊憑藉在「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中的精彩表現,首次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創造歷史。作為「Goddess」展覽的一部分,這部電影於這個 5 月在藝術科學劇院放映。
展覽焦點:臥虎藏龍
2024 年 4 月 13 日至 28 日
四月的放映活動聚焦展覽,呈現經典電影《臥虎藏龍》。這部武俠巨作由楊紫瓊飾演一位驍勇善戰的女俠,而周潤發則飾演她的藍顏知己。
查看詳情
三月展映:Notes on Tenderness
2024 年 3 月 2 日至 31 日
情人節之後,來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復雜關係,其中不乏獨特、非常規甚至讓人不安的關係。
查看詳情
二月展映:Notes on Tenderness
2024 年 2 月 14 日至 25 日
關於渴望、關系的情人節三部電影,包括現代愛情劇「Her」、小眾而精彩的「The Unbelievable Truth」、定義新時代浪漫戲劇的《世界上最爛的人》。
Technotopias: A Cao Fei Multiverse
2024 年 1 月 19 日至 28 日
在虛擬和現實之間搖擺,面對科技快速發展、城市劇烈變化,曹斐的藝術創作時常揭露人性。
ART SG 影片:EMBODIED PRESENCES
2024 年 1 月 18 日至 21 日
「ART SG FILM: EMBODIED PRESENCES」放映活動由策展人 Sam I-shan 策劃,展出來自東南亞等地區藝術家創作的影片和電影作品。
2023 年 9 月 1 日至 30 日
影片放映(MeshMinds 3.0 系列活動之一)
觀看短片,感受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這三個人類面臨的巨大危機。活動呼籲盡快采取行動以保護地球的寶貴資源。
查看詳情
2023 年 5 月 28 日至 8 月 3 日
Wandering Wild
在這個年中學校假期,透過電影探索神奇大自然!有沒有想過以野外為家的生物是如何生存的? 在影院中來一次適合一家參與的大自然探險,走進這些生命生活的世界。
查看詳情
2023 年 5 月 13 日至 7 月 1 日
Vividly Maggie
張曼玉作為真正的全球螢幕巨星,從武俠到藝術電影等各種體裁得心應手,通識粵語、英語和法語,是第一位榮獲電影最高獎項之一——戛納最佳女演員的亞洲女性。
2023 年 2 月 11 日至 4 月 9 日
Sofia Coppola: Things Left Unsaid
「Things Left Unsaid」呈現了 Sofia Coppola 塑造的美妙曖昧世界,她通過不妥協的女性視角探究孤獨,這種探究在當今世界意義非凡。
2023 年 1 月 6 日至 24 日
Pulp III:
A Short Biography of the Banished Book
該展覽由藝術家 Shubigi Rao 創作,Ute Meta Bauer 策劃,是對人類共性和印刷界的致敬和挽歌。
2023 年 1 月 12 日至 15 日
ART SG 影片:FABRICATED REALITIES
ART SG 影片:影片「FABRICATED REALITIES」匯集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眾多藝術家的影片創作,由泰國知名策展人 Gridthiya Gaweewong 挑選。
2022 年 11 月 5 日至 2023 年 1 月 5 日
感受聖誕
我們用 12 種聖誕節電影裝點放映間,歡慶節日季!從音樂劇、恐怖電影,到動畫、喜劇,盡情欣賞充滿聖誕節氣氛的電影,度過一年之中最歡樂的時光。
2022 年 11 月 5 日至 2023 年 1 月 1 日
以聲繪影:坂本龍一
從扣人心弦的管弦樂,到極簡抽象的前衛音樂,感受坂本龍一電影配樂風格的演變,見證他的成長和崛起,頌揚因無盡好奇而生的聰慧卓越。
2022 年 9 月 10 日至 10 月 9 日
Waves of Change Festival 2022:影片放映
2022 Waves of Change Festival 電影節放映 12 部長篇電影,重點關注海洋中的神奇生物。
2022 年 5 月 28 日至 7 月 31 日
We Tread in a Garden of Spells
從趙婷(Chloé Zhao)到 Wes Anderson,這個放映活動專門頌揚人類與其腳下之神聖大地之間的緊密連結。
2022 年 3 月 4 日至 4 月 17 日
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湯淺政明的現代寓言
在日本知名動畫導演和製片人湯淺政明的天才構思中,日式雞肉串、黑幫和美人魚等差異巨大的形象相互融合,迸發出多彩情景。
2022 年 3 月 4 日至 4 月 17 日
藝術科學博物館 x NOWNESS:沉思
博物館聯合 NOWNESS,通過 4 部非常特別的影片,講述社會、歌曲、語言和精神力量如何怀揣著不滅的希望穿越混沌。
2021 年 12 月 11 日至 31 日
Waves of Change 放映活動
Waves of Change Festival 2021 放出 6 部聚焦海洋重大問題的專題紀錄片,其中包括過度捕撈和塑料污染問題。
2021 年 3 月 1 日至 31 日
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汪汪出任務 (2019)
新加坡首映 - 一個想法多多的男孩、他的「萬事通」表姐和一群會說話的狗狗,他們能阻止貪婪的商人奪走他們的快樂園地嗎? Jacob、Mimmi 和一群會說話的狗狗的夏日冒險,就在這個三月的藝術科學博物館,精彩不容錯過!
2021 年 10 月 1 日至 11 月 19 日
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城市的質感
聯合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館、第 17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新加坡館和新加坡建築節,藝術科學博物館隆重推出城市電影特輯,作為向城市表達愛意的情書。我們歌頌都市的精神、質感和當中的人,思考如何構建更加包容的世界。
2021 年 9 月 3 日至 11 月 19 日
Extended Play: Videogames Meet Cinema
《Extended Play: Videogames Meet Cinema》探尋遊戲、數字文化和現代電影相互之間不斷發展、延續的關係。
2021 年 4 月 1 日至 30 日
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一年後
自 2020 年 4 月阻斷措施實行以來已過了一年,銀幕上的藝術與科學通過呈現這一年間人們度過疫情難關的生活片段,讚揚偉大的自愈之旅。
2021 年 1 月 30 日至 5 月 30 日
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Season of the Force
「Season of the Force」是藝術科學博物館「STAR WARS™ Identities」展覽的配套放映活動,觀衆將可感受到星球大戰影像系列經久不衰的吸引力,並有機會深入了解電影表達、導演指導和美學設計如何呈現 George Lucas 的藝術理念和最終描繪出系列的宏偉藍圖。
2, 9. 2021 年 4 月 16 日、23 日、30 日
深夜放映:最好的時光 (2005)
深夜是浪漫的陪伴,亦是浪漫電影的襯托。電影《美好的時光》由知名導演侯孝賢執導,舒淇和張震主演,講述他們在三個不同時代的愛情花火。
2021 年 2 月 1 日至 28 日
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量子短片》
量子短片帶著更多受量子物理靈感激發或與該主題相關的短片重磅回歸!活動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研究中心組織舉辦,匯聚由電影愛好者和專業人士製作的短片,講述 2012 年後量子物理的發展故事。
2021 年 1 月 11 日至 31 日
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微電影(Micro-Commissions)
2020 年,在前所未有的阻斷措施實施期間,電影院和博物館關閉,而藝術科學博物館委託四個本地知名電影製作商在這個特別的時期為特別的平台製作影片。影片主要講述希望和適應力在困難時期的不同表現,並展現我們如何在安身之所之外的困境中生存的挑戰。這些影片如今已成為一種象徵,象徵著電影如何穿越厄困,成功地在博物館放映。精彩不容錯過。
2020 年 11 月 28 日至 2021 年 1 月 10 日
聖誕節放映:姆明谷歷險記
在藝術科學博物館慶祝聖誕節!博物館在這個聖誕季節為大家帶來 1990 至 1991 年版《姆明谷歷險記》冬季動畫劇集,讓觀眾得以跟隨姆明和他的朋友在姆明谷感受節日歡樂。
2023 年 11 月
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Prophecy
這部影片由電影製作人 Gladys Ng,作家 Zoea Tania 和音樂人 thistlemorse 共同創作,透過展現宏觀和微觀影像讓觀眾思考自身的存在。11 月 11 日(週三)晚上 9:00 將有三位主創的問答直播,不容錯過!
2023 年 9 月
Sonorous Sketches: Visualising a Field Recording Dubplate
這部動畫短片本地藝術家 Zai Tang 的一次試驗性創作,嘗試將在新加坡野外錄得的聲音通過可視化的形式展現出來。Zai Tang 將在 9 月 30 日舉行問答直播。
2023 年 7 月
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How Can I Tell I Miss You
世界莫名其妙地睡著了。穿行在過去、現在、回憶和意識之間,有人試圖將世界從沉睡中喚醒 - 她會成功嗎? 受「銀幕上的藝術與科學」項目所託,Eva Tang 最新短片現已上映。
8 月 26 日晚上 9:00,Eva 將和合作者 Renee Chua 和 Joe Ng 舉行問答直播!
2023 年 6 月
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晚春》
作爲博物館最新推出的微電影系列的第一部作品,《LATE SPRING》是新加坡導演雷遠彬(Lei Yuan Bin)為向偉大的電影傳奇人物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致敬所拍攝的同名電影。
2020 年 10 月
Scream Zine: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Screen Zine 驚悚專輯展現《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中的空談怪想。
在本次特輯中,五位本地插畫師融合本地民間傳說對 Caligari 博士的傳說進行再創作;一間本地建築公司對建築所蘊含的恐怖元素暢所欲言;一篇短文對這部經典電影給出浪漫見解。
2020 年 7 月
Issue 1: Film as Art/Art as Film
Screen Zine 首發刊一窺活動圖像(如影片)在博物館中的角色,這些創作介於電影和藝術世界之間,充滿創意,讓人駐足。雜誌還介紹了著名電影人 Agnès Var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