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居民:
成人:新幣 16 元,兒童:新幣 12 元
遊客:
成人:新幣 19 元,兒童:新幣 14 元
另有其他門票類型選擇
門票將於 8 月 10 日發售
zh-HK nav_sessionexpired 您的會話已過期。請重新登入。 確認
一次性密碼(OTP)驗證 為驗證您的賬戶,請點擊下方電郵圖標,一次性密碼將發送至您註冊時登記的電子郵箱。 手機 電郵 或者 嘗試其他驗證方式 立即驗證您的手機號碼 立即驗證您的電子郵箱地址 包含一次性密碼(OTP)的簡訊已發送到您的手機號碼 {#}。 包含一次性密碼 (OTP) 的電子郵件已發送到您的電子郵箱{#}。 您的手機號碼已成功驗證。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已成功驗證。 您輸入的一次性密碼(OTP)有誤。 沒收到? 重新發送 {#}後重新發送 完成 一次性密碼請求失敗。請稍後再試。 一次性密碼請求重複。請在當前一次性密碼過期後再試。
15 您當前會話剩餘時間為: 點擊「繼續」保持登入狀態,或點擊「登出」結束本次會話。 {minute} 分 {second} 秒 2 繼續 登出
展覽
《聲聲迴旋》是一個獨特展覽,展出 Sound Art 聲音工作室早期項目、不同類型的音樂和發聲雕塑。此外,展覽還展出當代最新項目,這些項目用數位化、引導或自己設計的方式讓物件發聲、歌唱。
展覽匯聚一眾世界知名的當代聲音藝術家,這些藝術家的作品能讓我們更加仔細聆聽我們生活、到達的空間。跟隨這些藝術家,我們得以想像音樂的表現形式,以及我們如何創作音樂。
展覽中,有些藝術家探索聲音的其中一個極端——寂靜無聲:你會遇到無聲的歌者、看不見的合唱團。展覽將展出可自行演奏的鋼琴以及從未看過或聽過的新奇樂器。你還可以從知名作曲家那裡獲取靈感,試著自己編曲。他們會告訴你,在播放之前,可以試著將音樂片段隨意組合、調整。經歷過《聲聲迴旋》展覽的洗禮,從此音樂對你來說變得不一樣。
Image caption: Mel Brimfield, 4′ 33″ (Prepared Pianola for Roger Bannister), 2012, sound installatio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 Image; Crown Copyright: UK Government Art Collection.
不像眼睛,耳朵不會關上接受外界信息的大門。 我們大部分人每時每刻都在聽,每時每刻都遨遊在聲音的海洋。 而聲音,來源於振動。 物體振動在空氣中產生波形,波形經由我們耳朵接收,成為聲音。聲波可以作用於固體、液體和氣體。在這裡,這三種現像我們都得以感受。
由藝術家 Hannah Perry 打造的大型裝置橫跨展廳,彷彿有兩條線將三維空間分隔。半隱藏的揚聲器每隔一段時間播放低音旋律,裝置伴隨聲音一起振動。裝置的振動帶動覆蓋其上的材料一起振動,聲音的音量獲得放大。Perry 用這樣的裝置表達「共振(Resonance)」的概念。 「共振」一詞源自拉丁語中的「迴響(Resound)」或同時發聲提高音量之意。
固體形狀的變化,液體表面的波動,都是聲波在顯現。 另一位藝術家 Carsten Nicolai 則用拍攝牛奶表面不同形狀漣漪的方式,捕捉了聲波的形狀。十張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照片,展現了在不同振動下聲波的不同形狀。 Nicolai 以其構造複雜、融合高科技的聲音裝置而聞名,在這裡,他向我們展現了聲音的真實樣貌。
通過這兩個展品,我們得以從不同角度看見聲音、感受聲音。
本展覽環節藝術家:
Carsten Nicolai(德國),Hannah Perry(英國)
Hannah Perry, Rage Fluids, 2021.
聲音裝置。
圖片由藝術家和 Galerie Kandlhofer 提供
Robert Morris,美國藝術家,二十世紀五十和六十年代極簡主義運動中最重要的概念藝術家之一。他經常運用簡單的幾何物體,特別是立方體和箱子,來探索觀看者、物體和展廳空間之間的關係。
此類作品表達了,觀看者在某種程度上,與作品一同,也是展覽的一部分。 而且,這一次,Morris 讓展品發聲了。 《Box with the Sound of Its Own Making》(1961)記錄並播放展品在製作時的聲音。
而 Ashley Zelinskie 的作品《Cube with the Sound of its Own Printing》(2014/2021)則是對 Morris 作品的致敬。 與手工製作的前輩不同,這個誕生於二十一世紀的作品由機器製作,播放的聲音反映藝術家的身份在隨時代不斷發生變化。
Timm Ulrichs 的混凝土箱子更進一步,展示了時代的深刻變化。 混凝土裡是一台晶體管收音機,接收模擬信號。 展品名為《Radio》(1977/2021),其中發出的劈啪聲反映出,在數碼廣播和流媒體服務盛行的今天,無線電台式微的現狀。
本展覽環節藝術家:
Robert Morris(美國),Timm Ulrichs(德國),Ashley Zelinskie(美國)
Ashley Zelinskie, Cube with the Sound of its Own Printing, 2014/2021.
3D 打印木製發聲裝置。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在人類誕生早期,我們就受到自然環境的啟發,去製造聲音、創造音樂。 例如,原始文化的人類曾製造簡單樂器模仿動物叫聲。 顯然,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樂器,是人體自身。我們通過動作和人聲就能演奏,比如石器時代的人類製作石斧時有節奏的敲擊聲和交流時的各種聲調。
藝術家 Chen Zhen 和 Hsiao Sheng-Chien 通過裝置藝術重現、紀念自己的聲音記憶、兒時的聲音環境和熟悉的生活氛圍。
藝術家 Zul Mahmod 擅長將日常用品用機械的方式連接,其發出的聲音彷彿就是連接世界的媒介。 儘管失聰,藝術家 Christine Sun Kim 將聲音用看得見的音樂符號展現出來。無論是用富有詩意還是訴諸語言的方式,她都用肉眼看得見的表達形式呈現失聰者的世界。 兩位藝術家都將帶領我們感受這個世界的旋律。
Idris Khan 的作品是一本音樂重寫本。 他將很多張樂譜疊起來,這樣每一行看起來就像是上下振動的線留下的痕跡,宛如小提琴演奏時抖動的琴弦。這個作品展示了創作、完善和記錄音樂的方式。
本展覽環節藝術家:
Idris Khan(英國),Christine Sun Kim(美國),Zul Mahmod(新加坡),Hsiao Sheng-Chien(臺灣),Chen Zhen(中國)
Chen Zhen (1955-2000) Chair of Concentration, 1999.
© 2021 ADAC – Chen Zhen, courtesy de Sarthe, Hong Kong.
如今,電子音頻檔案是分享音樂最常用的形式。而在過去,音樂一直通過樂譜的形式記錄、傳播。 人們憑著這種分享方式理解音樂並進行再創作。
西方用來記錄音符的五線譜起源於九世紀,但這不是譜寫音樂的唯一方式。在這裡,你將看到歷史上各種音樂語言,以及音樂在現代的記錄形式,從已知最古老的古巴比倫樂譜、十四世紀吠陀讚美詩到現代美國記錄聲音和音樂的方法和嘗試。
Mel Brimfield 的作品《4’ 33” (Prepared Pianola for Roger Bannister)》(2012)的主體是一架自動鋼琴,後面是一台類似“落球遊戲”的裝置,鋼琴側面和上方表面印著與主題相關的圖案和文字。鋼琴彈奏的音樂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英國國歌節選、英國電視體育節目主題曲和一段對英國運動員 Roger Bannister 在 1952 年赫爾辛基奧運會上表現的解說。 儘管當時 Bannister 在中距離賽跑上的訓練較少,但他仍拿到第四名的成績。 與獎牌失之交臂讓他越發專注於運動訓練,並最終在 1954 年成為第一個在 4 分鐘內跑完 1 英里的人,打破了這個在當時被認為是人類無法超越的極限。 Brimfield 的創作基於在民間傳誦的趣聞軼事,她對歷史的敘述常常融入一絲奇幻的色彩。
本展覽環節藝術家:
Song-Ming Ang(新加坡/德國),Mel Brimfield(英國),Toshi Ichiyanagi(日本),Yoko Ono(美國),Luigi Russolo(意大利)以及來自 Schøyen Collection 的樂譜(英國/挪威)
Mel Brimfield, 4′ 33″ (Prepared Pianola for Roger Bannister), 2012, sound installation.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皇家版權: 英國政府藝術收藏。
我們周圍的聲音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個世界,音樂還是另一種記錄歷史的方式。我們都有關於聲音的記憶,出於某種原因,這些聲音總會伴隨左右。 德語「Ohrwurm」直譯為「耳朵蟲」,意指在腦中不斷重複的一段音樂。
Jeremy Deller 的牆繪作品《The History of the World》(1997 - 2004)描繪了銅管樂和迷幻浩室在歷史、政治和社會上的交匯。 這幅牆繪是 Deller 展現不同類型音樂之間獨特聯繫的另類作品。
很多人都說曾聽到過自己內心的聲音,就像默讀的時候我們彷彿聽見頭腦中的聲音一樣。一段音樂在腦中響起也是類似的情況。Peter Weible 的作品則告訴我們,無論我們選擇什麼音樂或聽到什麼音樂,都不能代表我們自身。
Phil Collins 的作品《dunia tak akan mendengar》是其大型視頻藝術《the world won’t listen》的一部分。作品拍攝於印度尼西亞,其名稱「dunia tak akan mendengar」是「the world won’t listen」的印尼語翻譯,內容是英國樂隊 The Smiths 的樂迷在 KTV 演唱樂隊專輯《The World Won’t Listen》的畫面。 這個項目展現了作者對流行音樂如何融入各地文化的深入研究。 作品很好地展現了我們對聲音的美好想像,以及我們的表演慾望和表現自我的自由,而無關技巧。
本展覽環節藝術家:
Phil Collins(德國),Jeremy Deller(英國),Peter Weible(德國)
Jeremy Deller, History of the World, 1997-2004
墻繪
尺寸可變
圖片由藝術家和 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 Glasgow 提供。照片:M HKA
音樂表演無外乎演奏或操控。 觀眾聽到什麼聲音,聽到多大的聲音,全由演奏者決定。 而音頻處理技術則是另一種控制現場演出或耳機聲音的方式。
美國極簡抽象派聲音藝術先鋒 Pauline Oliveros 的作品重點關注對聲音的認知。她在 1974 年創作了名為《Sonic Meditations》的音樂創作、聆聽指南,本次展覽的作品就來自該指南。這個傑出的創作為感受聲音、創作音樂和相互合作提供了新方式。在指南中,作者表示本指南「旨在為團體在長時間內定期會面提供指導」,而無需任何特別技能。 任何人都能藉此創作音樂。
《Dancing in Peckham》(1994)是英國藝術家 Gillian Wearing 的影像作品,展示作者在倫敦南部的繁忙購物中心、隨著她記住的樂曲無聲起舞的畫面。而眾人對作者即興表演的各種反應,展現了共同感受和獨自聆聽音樂之間的差異。
藝術家 Samson Young 將合唱演出中各種聲音的主次來了個大反轉。 香港和聲合唱團在演唱巴赫《Christmas Oratorio Part 5 (Movement 1, Movements 4/11 Chorales)》時將發聲的部分壓低,而將發聲前的呼吸聲放大。唱歌時的呼吸聲通常會被歌聲覆蓋,但在這裡我們得以聽清楚合唱包含的所有聲音。 由此,神秘的韻律被解開面紗:樂譜翻頁、吸氣、呼氣、歌詞呢喃,這些不可或缺的歌唱元素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現。
本展覽環節藝術家:
Samson Young(香港),Gillian Wearing(英國),Pauline Oliveros(美國)
Gillian Wearing, Dancing in Peckham, 1994, video.
現場照。
圖片受版權保護;皇家版權: 英國政府藝術收藏。
合唱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那時候精心排練的集體演出被認為是有利於表演者和觀眾表達情緒的有益方式。現代研究表明,合唱表演和團體演唱對參與者有實質影響,參與者的腦部會分泌血清素和多巴胺,它們都能讓人感到愉悅。與他人一同歌唱被認為有利於產生集體感,有證據表明參與者的心跳會變得同步。
加拿大藝術家 Janet Cardiff 通過科技以全新方式讓觀眾感受經典合唱曲目。Cardiff 的作品由 40 個揚聲器圍繞場地組成,觀眾可在場地中央感受整體的音樂,亦可以走近任意一個揚聲器,仔細聆聽每一個人的聲音。
本展覽環節藝術家:
Janet Cardiff(加拿大)
Janet Cardiff, The Forty Part Motet (A reworking of “Spem in Alium,” by Thomas Tallis 1556), 2001.
Pamela 和 Richard Kramlich 收藏品。贈予泰特美術館美洲基金項目。裝置圖,愛馬仕企業基金會,東京,2009。照片:Atsushi Nakamichi / Nacása & Partners Inc。圖片由愛馬仕企業基金會提供(2009)。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如何表現音樂完完全全掌握在我們手中。有的人喜歡和其他人一起創作,有的人喜歡獨自耕耘。
在這裡,我們為遊客提供一展音樂創作才華的場所,無論用什麼語言、以什麼方式、一起創作還是獨自創作、無聲譜曲還是大聲演唱,你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創作方式。
德國藝術家 Nevin Aladağ 的作品《Traces》(2015)通過不同的藝術裝置,描繪了作者對斯圖加特,這座陪伴作者度過兒童時光城市的聲音印象。 作者在城市各處佈置專門收集聲音的佈景,讓各種樂器在其中用城市的各種環境元素自行演奏。樂器無需全程控制,自然和城市環境就是音樂家和舞台,一出精彩的交響樂就此誕生。
吉隆坡 RawSpace 畫廊總監 Beng Tze 認為聲音和圖像之間存在緊密聯繫,他曾在許多活動中將視覺藝術家和音樂家匯聚在一起,以現場表演的方式即興創作音樂。在此展出的檔案記錄了那些短暫卻又對音樂創作意義非凡的瞬間。
本展覽環節藝術家:
Nevin Aladağ(德國)和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的現代藝術畫廊、表演空間 RawSpace Gallery 的記錄資料
Nevin Aladağ, Traces, 2015, 3-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影片照 © Nevin Aladağ,VG Bild-Kunst。圖片由藝術家、柏林 Wentrup 畫廊和深圳紅樹林畫廊提供
日新月異的科技改變了我們與聲音互動、收集聲音、儲存聲音、操控聲音和錄製聲音的方式,也改變了我們與音樂的關係,進而影響我們創作音樂的方式。通過數碼手段可聽到的音樂數量之多,恐怕我們一生都聽不完。
美國藝術家 Cory Arcangel 用在 YouTube 上收集的“貓咪彈鋼琴”視頻片段,通過調音重置成阿諾爾德·勳伯格——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奧地利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之一——的一首樂曲。這個通過拼接而來的視頻抓住了每一個無調性音符,重現了勳伯格這首充滿前衛氣息的樂曲。這首樂曲繞開傳統的和諧樂理,徹底打破古典音樂風格的音樂形式。
Arcangel 的作品預示著創造音樂的方式將迎來革新。 我們不需要才華橫溢,不需要技藝純熟,只要用合適的軟件,就能重新創作音樂、創造聲音。我們可以修改自己的聲音錄音,按需求修正音調。
展廳的牆上展示了勳伯格 1909 年突破性的無調性作品的幾個樂譜小節。 這些樂譜節選提醒著觀眾,這個視頻是作者與 John Cage 和 Toshi Ichiyanagi 聯合創作的試驗性作品。
這份樂譜在展覽中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呈現,
反映了藝術和音樂的歷史,以及即將迎接它們的各種可能的未來。
本展覽環節藝術家:
Cory Arcangel(美國)
Cory Arcangel, Arnold Schoenberg Op 11 – I-III – Cute Kittens, 2009, 3 YouTube Videos.
© Cory Arcangel。圖片由藝術家和 Lisson Gallery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