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 藝術科學博物館公共課程對話 - 藝術科學博物館公共課程

過往對話


在藝術科學博物館舉行的過往對話活動存檔。

查看即將舉行的對話 >


MINIMALISM SYMPOSIUM

23 March 2019, Saturday | 2pm – 5.30pm
Expression Gallery, Level 4
Admission is free on a first-come-first-served basis.

Firmly established in the lexicon of twentieth century art, the impact and influences of Minimalism are felt to this day, bringing about ongoing and compelling discourses as each generation of artists mines its form.

Organised as a programme of 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 at ArtScience Museum, this symposium discusses Minimalism as a cross-arts phenomenon by addressing the rich terrain of intersections, and encourages new thoughts about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Minimalism on performative practices.

Visitors to the Minimalism Symposium will also enjoy complimentary entry to 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 exhibition from 5pm on 23 March.

Please refer to our Facebook event page for more details.

Speakers include:

- Adrian George, Associate Director of Exhibitions at ArtScience Museum and co-curator of 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 at ArtScience Museum
- Jennifer Ray Burris, Assistant Professor in Curatorial Practice at NTU School of Art, Design and Media
- Susan Sentler, Lecturer in Dance at 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 and initiator of the Enfold performance in 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 on 26 January 2019
- Wesley Goatley, Sound artist and co-editor of The Sound Room Reader, a companion publication for 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
- Adeline Wong, Musician and composer, who has a composition in The Sound Room in 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
- Lionel Tan, Musician, member of T'ang Quartet violist, and participant of ArtScience Late on 21 March 2019
- Mervin Wong, Composer and participant of ArtScience Late on 21 March 2019

Programme Schedule:         

2.00pm - 2.10pm: Opening note by Honor Harger (Executive Director of ArtScience Museum)
2.10pm - 2.35pm: Adrian George (Associate Director of Exhibitions at ArtScience Museum)
2.35pm - 3.00pm: Jennifer Ray Burris (Assistant Professor in Curatorial Practice at NTU School of Art, Design and Media)
3.00pm - 3.25pm: Susan Sentler (Lecturer in Dance at 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
3.25pm - 3.40pm: Panel Q&A with Adrian George, Jennifer Ray Burris and Susan Sentler, moderated by Honor Harger
3.40pm - 3.55pm: Coffee/tea break
3.55pm - 4.20pm: Wesley Goatley (sound artist and researcher in Critical Data Aesthetics)
4.20pm - 4.45pm: Adeline Wong (lecturer in Composition at YST Conservatory of Music)
4.45pm - 5.10pm: Lionel Tan (T'ang Quartet violist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Viola at YST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Mervin Wong (composer/producer)
5.10pm - 5.25pm: Panel Q&A with Wesley Goatley, Adeline Wong, Lionel Tan and Mervin Wong, moderated by Honor Harger
5.30pm: End of programme

*Please note that the schedule may be subject to change.

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 marks a first-time collaboration between ArtScience Museum and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Over 130 artworks - many being shown in Singapore for the first time - are set across the two sites exploring the history and legacy of this groundbreaking art movement.

Minimalism Symposium unfolds across ArtScience Museum and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between 21 March and 23 March, starting with a performance by T’ang Quartet, Mervin Wong and Open Score Project at ArtScience Late on 21 March and extending into a series of talks presented at both venues on 22–23 March. 

For more information of the talks, please click here

《量子短片》特別活動:演講與小組討論

2019 年 2 月 23 日
下午 2:00 至 4:00
Expression 照片廊(4 樓)
免費入場,無須報名

您是否對量子物理的影片有興趣? 與《量子短片》評選評審 Dagomir Kaszlikowski 博士與 Michael Brooks 博士一同得知更多精彩的概念。

觀賞前十名短片並與兩位決賽參賽者《Slide!》導演 Thomas Tay 與《Heads or Tails》編劇 Chen Peishan 面對面,舉行一場由 Jenny Hogan 主持的別開生面的精彩討論。

演講者:
Dagomir Kaszlikowski 博士(CQT 首席研究員與製片)
Michael Brooks 博士(作家、記者兼廣播主持人)
主持人:Jenny Hogan(CQT 推廣與媒體關係副主任)

節目
下午 2:00 至 2:05 藝術科學博物館致歡迎詞
下午 2:05 至 2:10 《量子短片》簡介
下午 2:10 至 2:30 Michael Brooks 博士
下午 2:30 至 2:50 Dagomir Kaszlikowski 博士
下午 2:50 至 3:30 放映
下午 3:30 至 4:00 小組討論,Q&A


對話:極簡主義

2018 年 11 月 17 日(週六) | 下午 4:00
免費入場 | Expression 藝廊 | 4 樓

極簡主義這個詞彙在二十世紀藝術中建立起牢固的地位,其影響至今仍能感受到。隨著每一代藝術家的出現,這個演講仍然繼續引人注目。

共同與《極簡主義:物體。空間。燈光。》的藝術家進行啟發性對話和討論。活動將會在開幕週末展覽期間舉行。透過每位藝術家的作品、想法和創作過程,探索極簡主義的資產和思維。

透過網上登記可免費入場,名額有限,先搶先贏。

詳情請瀏覽我們的 Facebook 活動專頁

對話

對話:各種可行路向

2018 年 10 月 20 日(週六)| 上午 11:00 至下午 6:00
免費入場 | Expression 藝廊 | 4 樓

理論物理學家及諾貝爾獎得主理察‧費曼是 20 世紀最聰明及最具創意的思考者之一,無窮的好奇心讓他取得輝煌成就。

適逢費曼百歲冥誕紀念,與《凡事都可能:費曼充滿好奇的一生 (All Possible Paths: Richard Feynman’s Curious Life)》展覽會開幕禮 ,這個全日的活動邀請頂尖科學家和藝術家舉行研究會及講座,紀念費曼作為科學家、教師和充滿好奇心的人對科學和社會的莫大貢獻。

免費入場。座位先搶先贏,視現場情況而定。

詳情請瀏覽我們的 Facebook 活動專頁

對話

對話
環球藝術論壇:「我不是機械人」 | 新加坡編

2018 年 9 月 21 日至 23 日,週五至週日
免費入場 | Expression 藝廊 | 4 樓

「我不是機械人」鼓勵參加者反思大數據、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在現今數位時代中的真正意義。透過藝術家、策展人、設計師、記者、作家、科學家、科技專家和製片人的作品和理念,這個為期三天的研討會將討論新加坡對人工智能的取向、自動化時代工作形式的未來改變、文化和藝術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機械人學的取向以及電影對機械人及人工生物的描述。

講者包括 Shumon Basar、Noah Raford、Marlies Wirth、Jessica Bland、Ania Soliman、Wong Tien Yin、Koo Sengmeng、Lim Sun Sun、Wong Choon Yue、David Hsu、Sara M. Watson、Wesley Goatley、Louis-Philippe Demers、Volker H. Schmidt、Lee Chor Pharn、Cheryl Chung、Wei Qing、Sougwen Chung、Gemma Roig、Elie Ayache 和 Isabel Lewis。

*免費入場,先搶先贏。名額有限。

立刻登記報名。

詳情請瀏覽我們的 Facebook 活動專頁

對話:《看見系統》

對話:《看見系統》

8 月 18 日(週六) | 下午 1:30
免費入場 | Expression 藝廊 | 4 樓

透過生動的思想和對話交流,深入了解《看見系統》的電影製作人和策展人的想法。與我們共同討論節目背後的合作、電影製作人的實踐與過程,藉此深入了解當代電影製作。節目講者包括 boredomresearch(AfterGlow)、Lyndsay Mann(An Order of the Outside)、Ursula Mayer(Atom Spirit)、電子雜訊藝術家 Ewa Justka 及 Jamie Wyld(videoclub 的導演)。

本場對話活動為《螢幕上的藝術與科學》延伸節目 與 videoclub 合作舉行的《Seeing Systems》並行節目。

videoclub 是動態影像藝術平台,展示來自英國和世界各地藝術家的作品,由 Laura Mousavi-Zadeh、Ben Rivers 和 Jamie Wyld 於 2005 年成立。我們透過不同活動計劃支援藝術家,並舉行放映會、展覽、演講、駐場計劃和委託活動與公眾交流。

*免費入場,先搶先贏。名額有限。

詳情請瀏覽我們的 Facebook 活動專頁

對話:Theo Jansen

Theo Jansen

6 月 23 日(週六) | 下午 2:00 至 4:00
Expression 藝廊 4 樓

*透過網上登記可免費入場,名額有限,先搶先贏。

Theo Jansen 被譽為「21 世紀的達文西」,作品靈感源自生物進化,將藝術與科學領域互相聯繫。過去二十年,他一直為仿生獸注入生命,這些大型可動雕塑在海岸線漫步,吸納海風維生。

與這位荷蘭藝術家深入交流,談談他結合藝術與工程、想像與現實所創造出來的新物種,並分享他對生存理念的新看法。

與《風行者:Theo Jansen 的仿生獸》展覽 結合舉行,該計畫將由 Sabrina Smith(新加坡地球觀測與研究所社區參與總監)主持,且邀請到 Michael Friedman(Audemars Piguet 的鐘錶專家與歷史學家)以及 Isabelle Desjeux(藝術家)參與。

請點選此處預先報名參加此活動。

感謝您有興趣參與對話:Theo Jansen 的網上註冊已經終止。活動當天下午 1:50 起,將開放座位予即場參加者,但須視乎空位而定。

對話:《如果牆面能說話(If Walls Could Talk)》

對話:《如果牆面能說話(If Walls Could Talk)》

1 月 13 日 | 下午 2:00
Expression 藝廊 4 樓

席捲了當代最有活力的藝術背後推手究竟是誰?

「對話」討論了街頭藝術的多樣性及其在過去四十年中全球現象的轉變,深入研究了該運動的規範與其不斷地創新。本節目為歡慶《街頭藝術》的開幕,探索了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藉以回應我們不斷變化的城市環境,以及街頭藝術如何改變城市感知與人們在其中生活的方式。

講者包括 Magda Danysz(畫廊經紀人與《街頭藝術》的客座策展人)、Rami Rough(藝術家、Agents of Change 創辦人及 Graffuturism 成員)、Zul Othman,人稱 ZERO(藝術家、Rsclsand THE SOLIDARITY MOVEMENT 創辦人)、Laurie Maravilla,人稱 SPAZ(藝術家,Rebel Daughters 與 THE SOLIDARITY MOVEMENT 創辦人,RSCLS 成員)、Priyageetha Dia(藝術家)、Natalie Tan(Aliwal Arts Centre 空間營造資深經理)、Mark Wong(Ujikaji Records 創辦人)、Alvin Tan(The Necessary Stage 創辦人與藝術總監)以及 Cherian George(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媒體研究教授)。

詳情請瀏覽我們的 Facebook 活動專頁

對話

對話:自然的根本

11 月 25 日(週六)| 下午 2:00
Expression 照片廊(4 樓)
*免費名額有限,先搶先贏,並視容納人數而定。於大廳辦理登記。

自然史是在這個快速變遷的社會中,拓展我們對生命多樣性認知的重要基礎,這是一段長達 45 億年且仍不斷有新事物被發掘的歷史。它充滿了人類的好奇心與渴望,代表著我們希望理解自然的企圖。然而,它也揭示了我們與它之間複雜的關係,展露出我們對自己在自然世界中地位的希望、恐懼與疑問。

本對話於《大自然的寶藏 (Treasures of the Natural World)》開幕時同時舉行,邀請您沉思我們與自然環境的相遇,並思考我們與互聯自然系統間極其複雜且脆弱的網路之聯繫。

演講者包括 Susan Holmes(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自然世界寶藏解讀發展主任)、David Middleton 博士(新加坡植物園研究與保育總監暨植物標本館館長)、Daniel Tham(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展覽、研究與出版策展人)、John van Wyhe 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課學資深講師、Tembusu 學院院士)、Ann Ang(詩人與教育家)、Benjamin P Horton 博士(南洋理工大學亞洲環境學院副院長)、Sabrina Smith(新加坡地球觀測與研究所社區參與總監)以及 Honor Harger(藝術科學博物館執行長)。

《進化紀事》—布萊恩•亞瑟(Brian Arthur)及 Sander van der Leeuw 教授

對話:《進化紀事》— Brian Arthur 及 Sander van der Leeuw 教授

2017 年 10 月 13 日(週五)| 下午 3:00

Expression 藝廊 4 樓

免費入場。於 4 樓登記入場;名額有限,先搶先贏。

在第九期《進化紀事》上,技術思想家和經濟學家先驅 Brian Arthur 他的演講《人類歷史上的技術崛起》中提出了一種大膽創新的技術思考方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類進化與社會變化學院創立者 Sander van der Leeuw 教授在他的演講《創新演進》中討論了發明與創新在社會演變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系列演講共 10 期,歷時 10 個月,涵蓋了 10 個不同的對數時間範圍。這個跨越了 140 億年的旅程將帶領我們從宇宙大爆炸出發,探索宇宙、銀河系、恆星及行星系的無限奧妙。

每一期演講主題都與現在拉近一個數量級時間跨度,按照順序涵蓋了有機分子的起源、生命起源、光合作用、遺傳密碼和復制(約十億年前)、多細胞生物和脊椎動物的起源(大約一億年前)、哺乳動物的起源(大約一千萬年前)、人類的起源和大腦的演變(大約在一百萬年前)、語言的起源(大約在十萬年前)、寫作史(大約一萬年前) 、現代歷史(約一千年前)、當代歷史(約一百年前),話題還包括科學技術的演變。該系列講座最終將我們的思緒遷回到今天,探索人類如何改變進化歷程,去迎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

十期系列講座由 Para Limes @ NTU 及 A*STAR 聯合主辦。更多資訊請參閱:第十期《進化紀事》

人物介紹

Brian Arthur

Brian Arthur 以他早期經濟領域的收益遞增或積極反饋理論著稱,他認為收益遞增或積極反饋在壟斷市場、鎖定用戶中發揮著非常的重要作用。他也是複雜性科學的先驅之一—關於模式和結構如何自我整合的科學。他是聖菲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在科學委員會和董事會任職多年。最近,他在著作《技術的本質:技術是什麼,它是如何進化的》(2009)中研究討論了技術與創新。

Arthur 2008 年榮獲複雜性科學領域的首屆拉格朗日獎,1990 年榮獲經濟學領域的熊彼特獎,以及榮獲兩個榮譽博士學位。他曾任史丹福大學校長、維吉尼亞州莫里森經濟與人口發展研究教授、以及聖菲研究所花旗銀行教授。他是計量經濟學會會員。他的其他著作包括《收益遞增和經濟學途徑倚賴》(1994)及《複雜性與經濟》(2014)。

Sander van der Leeuw

Sander van der Leeuw 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人類進化與社會變化學院的創立者,也是永續發展學院的榮譽院長。目前,他是兩所學院的基金會講席教授。在加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之前,van der Leeuw 曾在阿姆斯特丹、萊頓、劍橋和巴黎(索邦神學院)任教,並在近東、菲律賓、敘利亞、荷蘭、法國和墨西哥進行考古研究。

Van der Leeuw 擅長研究發明、永續發展及創新在全球社會中的作用。他是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成員,也是聖菲研究所的外聘教授。2012 年,由於 Van der Leeuw 在人類與環境關係方面的重要研究,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其“科學與創新”獎項。他目前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聖塔菲研究所生物複合系統聯合中心任職。

了解更多詳情,請造訪我們的 Facebook 活動頁面

ASOS - Gone Shopping © 黃理菱(Wee Li Lin)

對話:夢想直通車

2017 年 10 月 7 日(週六)| 下午 2:30 至下午 4:00

Expression 照片廊(4 樓)

《逛街物語》展現了新加坡人與購物中心之間密切關係,表現了電影製作人黃理菱對這種密切關係喜憂參半的看法。2007 年黃理菱製作這部電影之時,烏節路正在緊鑼密鼓地建築 ION 商場,承諾將滿足人們更多的購物幻想。我們作為新加坡人的幸福感和這些著名購物中心的空間是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

今天,烏節路是著名的購物中心,我們與它之間的關係也隨之產生變化。我們的成員將會討論購物中心的空間變化對於我們現在和未來意味著什麼。我們也會討論《逛街物語》中的幻想、家庭、身份及個體等話題。

講者簡介:

黃理菱(Li Lin Wee)
黃理菱是新加坡女性電影製作人先鋒者,其作品風格幽默風趣、觸人心弦,包括影視片、短片、電視電影、以及網路/商業片等。她曾獲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演員董姿彥在黃理菱導演的第二部影視片《Forever》中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明星獎」,黃理菱所導演的電影不斷出現在各大著名電影節,如紐約翠貝卡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以及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等。2011 年,為了表彰她在當地電影製作領域所作出的巨大貢獻,Substation 藝術中心的新加坡短片電影獎授予黃理菱榮譽獎項。她畢業於布朗大學藝術符號學專業(文學學士)以及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戲劇寫作專業(藝術碩士)。她也是一位電影教育家,樂此不疲地在新加坡各大高等學校教授電影專業知識。

蔡明發教授
 
蔡明發教授是亞洲著名購物消費社會學界的評論家之一,撰寫並發表了多篇有關亞洲流行文化的文章。他於 2003 年發表《完美購物生活:新加坡消費文化》。他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並在加拿大特倫特大學任教,同時也是建屋發展局董事。

Sonya Nair
Sonya Nair 在《逛街物語》中的熒屏首秀轟動一時,其飾演的 Renu 這一角色充分展現了她精湛的演技。Sonya 飾演 24 小時購物商場裡被遺棄的小孩 Renu,這個人物性格代表了商場裡無數充滿幻想、尋找慰藉的迷失靈魂。

透過 Peatix 登記註冊(門票新幣 5 元,可退款)

了解更多詳情,請造訪我們的 Facebook 活動頁面

特別對話:Martin Rees:探索宇宙

特別對話:Martin Rees 探索宇宙

2017 年 6 月 16 日(週五)| 下午 5:00 至 6:30

Expression 照片廊(4 樓)

名額有限,先搶先贏。於大廳辦理登記。

皇家天文學家馬丁·李斯 (MArtin Rees) 誠邀您一同探索宇宙,想象其緣起及窺探其未來的可能性。他透過混合了幽默及深刻的招牌方式,鼓勵我們更廣泛地使用天體物理學和科學,不僅要理解空間和時間,還要質疑我們自身更大的存在理由。

Martin Rees 簡介

Martin Rees 是首屈一指的天體物理學家,同時也是英國科學資深泰斗。他對黑洞形成和銀河外無線電源等多種主題進行了有影響的理論研究,並提供了與宇宙演化的穩態理論相矛盾的關鍵證據。他是第一個預測宇宙中物質分佈不均勻的人之一,並提出了觀測測試來確定恆星和星系的聚類。他最有價值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所謂的宇宙黑暗時代的結束 ,也就是大爆炸之後不久,宇宙還沒有光源之時。

作為皇家天文學家及前任皇家學會主席,Martin Rees 是著名的科學發言人,也是七本科普著作的作者。在 1992 年因為他在科學上的成就而獲得騎士勳章之後,他於 2005 年進爵為勒德洛李斯男爵 (Baron Rees of Ludlow)。

請點撃此處前往 Facebook 活動頁面。

對話:Stelarc 與史蒂夫·迪克森 (Steve Dixon)

對話:Stelarc 與 Steven Dixon

2017 年 5 月 27 日(週六)| 下午 2:00 至 3:30

Expression 照片廊(4 樓)
名額有限,先搶先贏。於大廳辦理登記。

作為《人類+-我們這個物種的未來》的開場節目的一部分,兩位藝術及技術的先鋒會於午間聯袂在藝術科學博物館進行精彩的演講及研討會。Stelarc 是藝術及技術表現的傳奇人物。他的三件最新行為藝術作品會作為《人類+》的部分作品展出。Steve Dixon 是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院長,是世界知名的表演科技學者。

在這個充斥著基因拼圖、身體植入術、性別重設、神經植入物、臉部移植、渦輪心臟、器官列印的年代,這兩位演講者將為我們展示一個快速到來的未來,也就是身體是什麼以及它的運作如何出現問題;在這個領域中是由科技定義何為人類,以及何為人類的一部分。

《人類+ 和神經機械學存在主義的美學》由 Steve Dixon 主講

Steve Dixon 根據同時涉及當代藝術和表現兩個領域並將其結合的新興課題,對在實踐中探索神經機械學存在主義主題的藝術家進行生動的觀察。

Steven Dixon 簡介

Steven Dixon 教授是國際公認的學者、研究者與跨學科藝術家,在高等教育領導與專業創意產業中都有傑出的職業生涯表現。他是在 2012 年 2 月加入拉薩爾藝術學院 (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 出任第六任院長。

在成為一名成功的演員及獲獎電影及數位媒體製作導演之後,Steve 在 1991 年投身教育工作。他以在表演藝術中使用媒體與運算技術的研究迅速享譽國際。

他深具開創性的 800 頁著作《數位化表演(Digital Performance)》被公認為這個領域中最全面的學術研究,並獲得包括美國出版商協會音樂和表演藝術卓越獎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Music and the Performing Arts)的國際獎項。

作為有策略與有願景的領導者方面,他也有著出色的表現。在任職於拉薩爾學院之前他是藝術學院(School of Arts)的主任,接著出任倫敦布魯內爾大學 (Brunel University) 副校長。

《替代解剖結構:毛骨悚然、離奇和具有爭論性的屍體》由 Stelarc 主講

在過去的四十年中,Stelarc 對機器人、虛擬系統和生物技術的美學、倫理與工程進行了探討,以探索與人體的替代界面,產生出可爭議、經過批判性審查並可能被挪用的未來概念。Stelarc 將講述他作為《人類+》展覽關鍵部分的作品。

Stelarc 簡介

Stelarc 探索了替代解剖結構,質問了代理、身份和後人類主義的問題。他曾用了《第三隻手(Third Hand)》、《胃部雕塑(Stomach Sculpture》以及一個六腳行走機器人《外骨骼(Exoskeleton)》來進行表演。而《分形肉(Fractal Flesh)》、《平身體(Ping Body)》和《寄生蟲(Parasite)》是探索遠距與不自主的舞蹈網際網路的表演。他運用手術建構及幹細胞技術在手臂上長出一個有網際網路連接的耳朵。1996 年他獲頒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藝術和機器人學名譽教授,並於2002 年被墨爾本蒙納許大學 (Monash University) 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2010 年被授予 Ars Electronica 混合藝術獎。2015 年,他獲得了澳洲理事會的新興和實驗藝術獎。2016 年,他獲得了科孚島愛奧尼亞大學 (Ionian University) 的榮譽博士學位。Stelarc 目前是科廷大學 (Curtin University) 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傑出研究員。他的作品由墨爾本的 Scott Livesey Galleries 展出。

Stelarc 最近期的三件作品在下列的展覽中展出:《人類+: 推進: 機械手臂上的身體》(2015),重新連線/重新混合:《支離破碎身體事件》(2016),以及《火柴人》(2017) 同時展出的是由藝術家 Nina Sellars 製作的《多出來的耳朵》作品的文件記錄。

與拉薩爾藝術學院和科廷大學聯合展出。

請點撃此處前往 Facebook 活動頁面。

         

對話:《未來的人類》

對話:未來的人類

5 月 20 日(週六)| 上午 11:00 至下午 6:00

Expression 藝廊 4 樓

名額有限,先搶先贏。於大廳辦理登記。

當我們談論強化的時候以及我們物種未來的潛在軌跡時,所指的是什麼? 是什麼讓我們成為科學時代的人類?新技術如何挑戰我們對人類的理解? 在《人類+:我們這個物種的未來》中會將想法、藝術品和實驗通過一系列的座談會向戶連結,《對話》邀請您深思關於強化人類的不同面向、社會成本與意外後果。

演講嘉賓包括藝術家 Agatha Haines、藝術理論家和策展人 Gunalan Nadarajan、倫敦戈德史密斯大學設計師和講師 Jimmy Loizeau、藝術家兼南洋理工大學和副教授 Louis-Philippe Demers、SymbioticA 藝術家和導演 Oron Catts、陳篤生醫院假肢矯形與服務副主任 Trevor Binedell等。

配合《人類+:我們這個物種的未來》開幕舉辦。

請點撃此處前往 Facebook 活動頁面。

對話:《您就是宇宙》

對話:《您就是宇宙》

4 月 1 日(週六)| 下午 2:00

Expression 照片廊(4 樓)

將您的想像力轉化為宇宙,並加入我們的《對話》活動,從藝術史、文化歷史和科學的角度探索宇宙。思考我們的存在的意義、夢想的軌跡和及對宇宙及人文的未來註解。

配合《宇宙與藝術》開幕舉辦。

對話:廣闊荒野

對話:廣闊荒野

2 月 11 日 | 下午 2:00 至 4:00

藝術科學博物館表達藝廊(4 樓)

科技和藝術與大自然之間的聯繫已日漸變得不可分割。我們在重新思考和磨合與自然世界的關係時,發展出人性化的新科技,透過藝術融合環境,推動社會變革。

這個版本的對話,亦為了慶祝博物館推出最新常設展覽《深入野外:一場身歷其境的虛擬冒險》。此項目匯聚了創意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的領導者,他們預見自然、數碼技術、藝術和人類的相互關聯,以及如何藉此關係邁向更好的未來。演講嘉賓包括 Brian Gothong Tan(《深入野外》受委託之藝術家)、Miguel de Andrés-Clavera(Google 亞太區創意科技總監)、Sunarto(印尼自然基金會野生動物生態學家)、Kevin Teng(濱海灣金沙可持續發展項目行政總監),由藝術科學博物館執行總監 Honor Harger 主持。

 

奔向下個四十億

邁向下一個前線的競賽

2 月 14 日 | 下午 4:00 至 5:30

這是新加坡首次與美國太空總署副局長 Dava Newman 博士和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 (JPL)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前首席飛行總監專案暨系統工程師 David Oh 博士進行交流。他們將分享美國太空總署對火星任務的洞見,以及 JPL 任務的科學探索如何改變了我們對太陽系的理解。Newman 博士與 Oh 博士也將探討科學、科技、工程、藝術與數學 (STEAMd) 教育的影響,以及美國太空總署最新探索任務- Psyche, Journey to a Metal World 將會觸及到多遠的前端。

這個特別的討論會由藝術科學博物館與新興技術亞洲峰會(EmTech Asia)及 NASA 合作主辦。新興技術亞洲峰會於 2017 年 2 月 14 至 15 日在濱海灣金沙舉行。活動將審視最有潛力改變我們生活的新興技術,包括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基因改造、網路安全、虛擬實境和太空科技。

萬物的起點

太空藝術與科學展覽季

1 月 21 日 | 下午 2:00 至 3:30

作為《太空藝術與科學》季度的一部份,亦為了慶祝太空競賽的 60 周年,傾聽航空業的主要領導人物分享他們在業界的故事、航太業的發展進程,以及人類超越地球飛向太空未來的故事。

聯合航空的區域經理 Laurence Chin 分享部份他在聯合航空這家走在航空業創新發展尖端的載客航空公司先驅工作的個人經歷。聆聽他講述對各個航空歷史重要時刻的印象與回憶,以及在遇上航空太空技術後,人生歷程的重大改變。

載人前往火星即將成真,波音國防太空與保安總監 Robert (Bob) Gagne 為您講述令人興奮的太空探索與未來發展之見解。同時也了解更多波音是如何參與 NASA 太空發射系統的細節,認識這個在太空探索新時代所建造,超越地球軌道飛向宇宙深處的最強火箭,以及從對人類有益的研究專案中得到啟發。

 

節目

·由電視主持人 Anita Kapoor 致歡迎辭及介紹

·聯合航空區域經理 Laurence Chin 分享

·波音國防太空與保安全球銷售區域總監 Robert (Bob) Gagne 分享

·Q & A

與 VENZHA CHRIST 的深入對話

太空藝術與科學展覽季

1 月 21 及 22 日(週六至週日) | 上午 11:30

和我們一起傾聽印尼藝術家 Venzha Christ 講述是什麼引發他對太空的無限想像,而藝術又如何讓他表達自己的好奇,他又是如何從地球探索太空深處的,機會難得,僅此一次。您亦可以看看他的藝術裝置《印尼太空科學學會》,它給《NASA:人類冒險之旅》展覽增光添彩。此藝術作品展現了來自太空的無線電波,這些電波透過從太空天體收集精確數據的自製無線電天線發送和收集。

為持有《NASA:人類冒險之旅》門票的人士免費提供

在藝術科學博物館舉行的《NASA:人類冒險之旅》展覽

夢想中的太空

11 月 19 日(週六)| 下午 2:00

由 Padang & Co 執行主席 Adam Lyle 主持

我們非常成功的展覽《NASA:人類冒險之旅》,是一個圍繞人類進行太空探索之旅、進行吸引人的對話。《夢想中的太空》將由科學家、太空人和太空十字軍分享他們的故事,預告不久將來的太空旅行,一同探索人類航天旅程的進步與演變。介紹東南亞航天工業領域擁有領先地位的先驅者,並會談及不同地區探索太空的努力:

- Bidushi Bhattacharya 是位新加坡火箭科學家,曾致力開發和操作太空船。她將談論如何為人類福祉使用太空科技。
- Lynette Tan 將談論新加坡太空與科技協會。
- Izmir Yamin 將談談他的先鋒計劃,如何打算從馬來西亞發送一個「流浪者」到月球。
- 來自 The House Of Natural Fiber 的 Venzha Christ 將談論印尼太空科學學會。

期待您參與是次對話,一同談論對太空的遐想,以及傲遊夢想中太空的方式!

下午 2:00 由 Honor Harger 致歡迎辭
Honor Harger,藝術科學博物館執行總監。
下午 2:05 由 Adam Lyle 簡介會議內容
Padang & Co 執行主席
下午 2:10 Jukka Nurminen
《NASA:人類冒險之旅》
下午 2:30 Venzha Christ
印尼太空科學學會藝術家
下午 2:50 Bidushi Bhattacharya 博士
Bhattacharya 太空企業創立人兼行政總裁
下午 3:10 問答時間
下午 3:25 中場休息
下午 3:45 由 Adam Lyle 再次歡迎參加者
下午 3:50 Izmir Yamin
Independence-X Aerospace 及 Pulsar UAV 創立人兼行政總裁
下午 4:10 Lynette Tan
新加坡太空與科技協會董事
下午 4:30 Carter Emmart
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天文可視化總監
下午 4:50 問答時間
下午 5:10 活動結束
在藝術科學博物館舉行的對話活動

A VERY SERIOUS GAME(一個非常認真的遊戲)

9 月 24 日(週六)| 下午 2:00

M.C. 埃舍爾 (M.C. Escher) 所見到的另類世界,顛覆了他所在的時代。他的作品反映出其異想天開的本質,同時又愛鑽研微小細節;他所創造的新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周圍的世界。參與對話活動:「一個非常認真的遊戲」對話活動將探討藝術和數學的遊戲,以及埃舍爾的藝術如何在今日引起藝術家、電腦程式員和數學家等人的共鳴。

演講嘉賓包括《無限之旅:埃舍爾的奇幻世界》策展人 Federico Giudiceandrea、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視覺、圖形和計算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Sai Kit Yeung 博士、ARTS FISSION 聯合創辦人兼藝術總監 Angela Liong、WOHA 建築的藝術家和創辦董事 Richard Hassell,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Maria Kozhevnikov,主持人由 Honor Harger 擔任。

程序表:
下午 2:00 由 Honor Harger 藝術科學博物館執行總監開場介紹
下午 2:10 策展人 Federico Giudiceandrea 博士
下午 2:25 WOHA 創辦董事 Richard Hassell
下午 2:45 問答
下午 3:00 中場休息
下午 3:10 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視覺、圖形和計算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Sai Kit Yeung 博士
下午 3:30 ARTS FISSION 藝術總監 Angela Liong
下午 3:50 新加坡國立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Maria Kozhevnikov 博士
下午 4:10 問答
下午 4:25 活動結束

在藝術科學博物館舉行的對話活動

數據路徑

5 月 21 日(週六)| 下午 2:00

您準備好迎接大數據的時代了嗎? 和我們一起討論並探索大數據的崛起的路線,以及這將會如何影響數碼時代中資訊的交流、分享以及使用。


在藝術科學博物館舉行的對話活動

《梵克雅寶 (Van Cleef & Arpels):寶石的藝術與科學》

4 月 23 日(週六)| 下午 2:00

歡迎參觀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寶石的藝術與科學》,一窺光彩奪目的展覽背後的珠寶學與精湛工藝。特邀梵克雅寶總裁兼執行長 Nicolas Bos、遺產主管 Catherine Cariou 以及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教授 Bruno David 出席演講,為大家帶來各種精彩軼聞與箇中詳情。


在藝術科學博物館舉行的對話活動

《看見曙光》(Seeing the Light)

3 月 12 日(週六)| 下午 2:00 至下午 4:30

數位科技拓展了藝術的體驗,而數位藝術又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了新關係。為了慶祝藝術科學博物館推出常設展覽,這場座談會將探討「終極技術學家」和數位創作者這群新一代藝術家的作品,並討論這波風潮會對新加坡帶來什麼變化。歡迎您加入與 teamLab 的豬子壽之、藝廊負責人真田一貫,以及「照亮濱海灣」(i Light Marina Bay) 的共同策展人 Randy Chan 一起討論。


在藝術科學博物館舉行的對話活動

CONVERSATIONS INTERSTICE: ART & TECHNOLOGY

BEYOND THE GAP – VIBEKE SORENSEN 的主題演講

2 月 27 日(週六)| 上午 10:45 至 11:10

在我們放眼未來的同時,我們該如何跨越藝術及科技現有的鴻溝呢?

WOMEN, ART & TECHNOLOGY

2 月 27 日(週六)| 上午 11:15 至下午 12:30

此研討會開放討論社會、科技、經濟結構、教育、藝術和文化在制度層面上的鴻溝。

小組討論會 2:

DIGITAL ART IN SOUTHEAST ASIA

2 月 27 日(週六)| 下午 1:15 至 2:30

此研討會將透過東南亞策展人士的角度,探討數位藝術在策展上的實際做法、考量和困境。究竟東南亞在藝術、文化和數位層面上的鴻溝在哪?

Affect, Art, and Politics – Nathaniel Stern 主講

2 月 28 日(週日)| 上午 11:00 至 11:30

Nathaniel Stern 將討論互動藝術之於動態思考感知的框架,並透過特定作品,說明這類體驗是如何讓我們不斷實行並連結到現有活動。

LIA’S ESSAY PRESENTATION

2 月 28 日(週日)| 上午 11:40 至 12:00

透過 LIA 的趣文探討藝術、性別和科技的鴻溝。


在藝術科學博物館舉行的對話活動

對話:彼得‧詹尼 (Peter Jenni) 博士

1 月 30 日(週六)| 下午 2:00 至 3:00

與備受景仰的實驗粒子物理學家彼得‧詹尼博士,一起探索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的「超導環場探測器」(ATLAS),並瞭解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精彩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