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的首半部主要展示全球各地的歷史宇宙學。源自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傳統的宗教藝術,展示我們如何從最久遠的時期開始,將宇宙構想為多維空間的存在。《竹取物語 (Taketori Monogatari)》——關於一個來自月亮的公主的日本古代故事,向我們展現故事和神話如何協助塑造我們對天堂的觀念。而一系列來自東西方精彩的文物收藏,包括日本由 7 世紀至江戶時代的星圖,到中世紀的伊斯蘭世界的天文書籍,乃至文藝復興時期享負盛名的天文學家如伽利略、開普勒、牛頓和哥白尼等人的初版著作,一一展示天文學這種現代科學的誕生。
此部分包括以下作品:
|
|

《竹取物語 (Taketori Monogatari)》
17 世紀
手繪繪卷
日本國學院大學圖書館收藏


天體旋轉星圖 (Celestial Planisphere)
法蘭斯高﹒布尼茨 (Francesco Brunacci)
1687 年
雕刻
日本千葉市民俗博物館收藏

《星際信使 (Sidereus Nuncius)》
(Sidereus Nuncius 為拉丁文,英譯為 "Starry Messenger")
伽利略
1610 年
初版
金澤工業大學圖書館中心收藏


《西鄉星怪異錄》
永島辰五郎 (歌川芳虎)
1877 年
木版畫
千葉市民俗博物館收藏